司马懿身上最可怕的是什么?

时间:2025-03-15 20:53:39

摘要:文:立早闲人(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)《三国演义》最后一回最后一段第一句是这样写道: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,为一统之基矣。然后世后人却流传这么一句话,即三国(天下)尽归司马懿。这句话出自何处,何人所说均无处可查。只是近代李宗吾在《厚黑学》中有提到“天下尽归司马氏矣!”李宗吾为何得此结论,缘于司马懿能忍受巾帼之辱。一个巾帼之辱,足以概括出司马懿的心黑脸厚。世人皆...

文:立早闲人(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)

《三国演义》最后一回最后一段第一句是这样写道: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,为一统之基矣。然后世后人却流传这么一句话,即三国(天下)尽归司马懿。这句话出自何处,何人所说均无处可查。只是近代李宗吾在《厚黑学》中有提到“天下尽归司马氏矣!”李宗吾为何得此结论,缘于司马懿能忍受巾帼之辱。一个巾帼之辱,足以概括出司马懿的心黑脸厚。

世人皆习惯以胜败来论英雄,那三国时代中真正胜者莫过于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家族,而非诸葛孔明或孙吴或蜀汉或曹魏。然而,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王朝里,司马懿只能永远站在阴冷的角落里,充当一名一站到底的配角。纵观司马懿一生,阴狠和隐忍是其显著的标签。阴狠更能展现出司马懿这一末世枭雄不一样的人生。

《三国演义》原著中有多处体现到司马懿一生无数次阴柔且精彩人生表演,其中用阴狠之计克擒蜀国降将孟达,堪称精彩表演中的精典之作。原著是这样记载司马懿一手对孟达甜言蜜语,一手对魏主先斩后奏,最终只用八天就从宛城杀到了城下,再用了十六天砍下了孟达的脑袋。原著原文是这样描写司马懿的精湛表演,即传令教人马起程,一日要行二日之路,如迟立斩;一面令参军梁畿赍檄星夜去新城,教孟达等准备征进,使其不疑。梁畿先行,懿随后发兵。

从司马懿克日擒孟达一事,可以看出司马懿的阴狠之下的三种谋略。

即其一,一看就透。

司马懿就是一个人精,精于从行事中看出别人的意图,善于从处事看透别人的人性。特别是对诸葛亮的研究与实践,更是知已知彼。奔袭上庸,克日擒孟达,对司马懿而言,无非是一个不大的战役,作战时间也很短,前后不到一个月。然而司马懿的指挥才能却是非常出色。首先,司马懿正确分析到诸葛亮的意图(孟达一举,两京休矣)。接着,掌握孟达的为人和品行(此贼必通谋诸葛亮)。最后,准确判断敌情和发展趋势,采取缓兵之计,麻痹孟达(教孟达等准备征进,使其不疑)。

其二,当机立断。

司马懿奔袭上庸之前,赋闲在宛城,只是魏兵累败于蜀汉,刚刚被起用的将领。可是司马懿不顾个人风险,不惜违背皇命,毅然决定打破先斩后奏的常规。为此,司马懿以极大的胆魄当机立断,立刻从宛城出发,直接奔袭上庸,出其不意,一举剿灭孟达。

其三,见机行事。

本来魏主是命令司马懿调取南阳各路军队,前往长安与曹睿汇合,而后一同领兵击退蜀兵。司马懿却未墨守成规(写表申奏天子,等天子下诏后再带兵讨逆),拘泥于君命(起南阳诸路军马,前赴长安),则一切从实际出发(若等圣旨,往复一月之间,事无及矣)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(一日要行二日之路,直接由宛城奔袭上庸),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(克日到长安聚会),以四面围城,内外攻城,一鼓作气,不到一个月就结束战役,把孟达蓄谋已久的重大计划扼杀在摇篮之中,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。

司马懿的阴狠之术如同谜那样,让对手猜不透,看不穿,想不通,迷惑且麻痹了孟达,克日擒孟达,才力挽狂澜使魏国转危为安。千里奔袭上庸这一役,不仅显示出司马懿杰出军事指挥才能,还赢得魏明帝曹睿的信任,为司马家族的千秋大业奠定了基础。

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害怕的人的事情,接下来跟着我一起欣赏。

三国时期,群雄逐鹿,烽烟四起,魏蜀吴三国都称霸一时,但笑到最后的却是司马家族。作为司马家族的奠基人,司马懿历史上对他的褒贬不一,但不可否认,司马懿才能出众,是三国后期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算得上真正的末世枭雄。司马懿有着深不可测的内心城府,最初也被曹操多加提防,曹操曾经对他的儿子曹丕说司马懿有狼虎之相不甘于为人臣,以后肯定会干预曹氏家族之事。曹操欣赏司马懿才华的同时也提防着司马懿,所以与其说司马懿畏惧曹操不如说是曹操对司马懿更提防。

诸葛亮的谋略

司马懿足智多谋运筹帷幄,但有几个人是司马懿一生所敬畏之人。如果说司马懿有什么这辈子最害怕的对手第一个就要数到诸葛亮,诸葛亮与司马懿曾经多次在战争中狭路相逢,两位军事家的智慧碰撞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战争谋略故事。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敬仰有加,心存畏惧。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战斗,几乎都是采取避而不战,坚守不出的策略,很少正面对战。例如三国里上非常有名的空城计,诸葛亮孤身一人城头抚琴吓退司马懿数万士兵。还有火烧上方谷,原本司马懿坚守不出,不敢与诸葛亮正面对战,诸葛亮用智慧计谋把司马懿引入上方谷。山谷中埋伏的火药草料差点把司马懿父子三人烧死,幸亏天降大雨,司马懿才得侥幸逃脱。面对这样一位在战场上智计百出的对手,司马懿如果说他内心不害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。连司马懿的部下都曾经嘲笑他畏敌如虎,让天下人笑话。

荀彧的识人之术

如果说司马懿怕诸葛亮是为他的卓越才能所折服,那司马懿对与自己同朝为官的荀彧就是如同对老师一般的敬畏之心。荀彧被曹操称为“王佐之才”,他不仅为曹操出谋划策,他在识人之术上也非常的独特。荀彧为曹操举荐了非常多的人才,例如三国里面非常出名的谋士郭嘉就是由他举荐给曹操的。同为曹操的谋士,司马懿对荀彧极为推崇和敬畏,他这样称赞道:“书传远事,吾自耳目所从闻见,逮百数十年间,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”,这个对荀彧的评价就非常高了,意思是无论是从书上看到的,或者耳朵听到的,或者司马懿亲眼见到的人里面最厉害的就是荀彧。潜台词就是说连曹操都有比不上荀彧的地方。

张春华的果断

司马懿还有一个真正害怕的人,却不太为世人所知。司马懿怕老婆!司马懿的原配夫人张春华杀伐决断并不亚于男子。当司马懿装病在家拒不为官被家中婢女发现,张春华当机立断杀死了婢女。这份胆略和见识也震惊到了司马懿,不由得开始怕老婆。到了后来司马懿身居高位有了新欢,冷淡了张春华。张春华一气之下绝食 *** ,逼得司马彦不得不跑过来道歉,认错求张春华吃饭。可以看出,司马懿对张春华是既爱又怕的。

总结

司马懿虽然一世枭雄,老奸巨滑但他也不是无所畏惧的。他怕对手诸葛亮,怕老婆张春华,敬畏前辈荀彧。这三个人成为司马懿一生所惧。

参考文献:

《三国演义》《三国志》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文章

当前作者热点
猜你喜欢